丽水摄影管理平台

新闻资讯

查看更多
“超越经验”第六届浙江纪实摄影大展拟入选作品公示,丽水取得优异成绩
“超越经验”第六届浙江纪实摄影大展拟入选作品公示,丽水取得优异成绩



9月10日,“超越经验”第六届浙江纪实摄影大展公示评选结果,丽水摄影师陈拥军《筑巢》、杜光旻《常住村民》、王菊萍《游园》拟入选本次大展,十五件入展作品占三件。

“超越经验”第六届浙江纪实摄影大展由浙江省文联、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摄协、杭州市富阳区委宣传部、杭州市富阳区文联承办。本届大展自2025年4月1日启动征稿,2025年7月1日截稿,最终评选出15件入展作品。

陈拥军:筑巢

作为华东地区第一高边坡机场,丽水机场是浙江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之一,也是浙江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项目。机场建设涉及钢构件数量巨大,且种类多、工艺难度高,尤其是13个主梁构件涉及双曲结构,加工制作和拼接安装考验着施工和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水平。本组作品主要表现机场建设者日夜兼程的“筑巢”场景。




















杜光旻:常住村民

伴随着快速推进的城市化、现代化,浙江省丽水市农村人口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起初,是青壮年劳动力走出村庄,外出打工,回村过年;渐渐地,青壮年劳动力携妻带儿,外出打工,就近上学,过年携全家回村;近十年来,青壮年劳动力逐步融入城镇工作和生活,携妻带儿在县城或打工地居住,接父母一起生活,成了打工地的“新居民”。 政府也因势利导,大力推进偏远山村群众的异地搬迁。因而,一些基础设施滞后、就地增收困难的偏远山区村庄人口快速下降,呈现出空心化现象,并正在逐渐趋向消亡。从情感上讲,人们不愿意看到这种村庄衰落现象的发生,但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不断快速推进的进程中,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势不可挡,乡村重构也在加快。与此同时,一些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动能、新模式、新村民又给部分村庄带来了新气象,有的村民在外创业积累了一定资本后,返村创业;有的村吸引了大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定居创业…

本组作品拍摄于丽水市的龙泉市、庆元县、松阳县,这些村庄原户籍人口有几百人,现常住在村里的仅仅十几人,甚至更少。拍摄这个“全家福”意在记录下这个时期的深刻变迁,留下现在仍在村庄常住的人和离开了村庄的人们乃至整个农村区域人们对这些世代生活生产村庄的深深的眷恋。

























王菊萍:游园

“游园”从古至今都是社会的一道风景线。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用女主人游园赏景的心情来抒发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仕途受挫、人生暗淡的岁月里,也有“游园”的雅兴, 写下了《登乐游园望》来讽刺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游园”是古代文人的雅趣,同时也是他们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随着时代的进步,游园有了新的诗意。在家生活舒心的人们,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游园”,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感受到鸟语花香的怡然自得,而且还能在“游园”的时候,约上亲朋好友直抒胸臆,传递着“微幸福”。

我也乐衷于“游园”,游于母亲河瓯江边,不大的空间有着丰富的人群流动, 常常有欣喜的画面出现。当然,我没有古代文人墨客的人文气质, 但也可谓不亦乐乎又乐不思蜀的游于其中,让一次次平常的游园成了我对生活的礼赞。

















山水文化名城·影像篇丨田利彪:水墨山川
山水文化名城·影像篇丨田利彪:水墨山川



高水平建设山水文化名城,是彰显“秀山丽水”自然禀赋和“千年处州”文化底蕴的必然选择。为深入挖掘和积极传承历史文脉,努力绘就高水平建设山水文化名城画卷,让文化成为引领山水城市建设、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丽水摄影博物馆和丽水市摄影家协会公众号特开设“山水文化名城·影像篇”专栏,分期推送本土摄影家的优秀摄影作品,以影像诠释山水之美与文化之韵。本期介绍田利彪的作品《水墨山川》


田利彪《水墨山川》

水墨染峰峦,仙都藏烟霞。作品以镜头为笔、光影为墨,从自然肌理、意境营造与人文哲思三重维度,勾勒出仙都“静与动”“柔与刚”的辩证之美,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纪实呈现,更是对东方山水美学的影像诠释。

请转至横屏观看





















▻▻▻ 摄影师简介

田利彪

1973年出生,现工作生活于浙江省缙云县,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立足本土,持续在自然景观与人文表达间寻找创新,让更多人看见本土山川的独特魅力。

品牌活动

查看更多
2025丽水摄影节
2025丽水摄影节
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
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
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
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

公开大赛

查看更多
2025“古堰画乡杯”瓯江行丽水摄影大展
2025“古堰画乡杯”瓯江行丽水摄影大展
00:00 / undefined